【来源:中国工业报】
中国是世界上水电站最多的国家, 目前共有各类水坝超过9.8万座,其中多为高坝大库,这些高坝大库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,那里也是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域,如何保障好大坝安全是一道必答题。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,传统水电站开启了智能化转型之旅。
智能水电管理平台拥有智慧工程、智慧电厂、智慧调度、智慧检修四大功能,不仅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,还知道每座水电站大坝内外、每台发电机组、每座水库山体甚至百米水下的河床变化,能够实现自动发电控制,自动模拟推演防洪调度方案,让智能水电站自动运行成为现实。
像大渡河流域装机规模最大的瀑布沟水电站,坝高186米,每年水位有60米的落差,巨大的压力下,如果坝体变形或沉降过大,会有安全风险。大坝上设置了89个监测测点,可以测到大坝的毫米级变形。
肉眼看不到、高度智能的数据网络,时刻守护着水库大坝的安全。水电站的核心——发电机组,更是全身装满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,实时收集着每一个关键部件的详细信息,并传送到智能水电平台。
瀑布沟水电站还运用水下机器人检查水下的混凝土缺陷结构、利用无人船测量库容变化、利用无人机监测山体变化。
有了智能技术的保驾护航,大渡河流域水电站全天候感知着来自河流、山川、气候以及复杂的设备体系中的各种变化,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全,并提供能源供应。
目前,我国已经有4000多座小水电站完成集中控制智能化改造,设备故障率下降40%。从“智慧大坝”到“工业大脑”,大江之上,更多的梯级电站正在拥抱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,传统水电站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