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源:人民网-贵州频道】
在黔东南州施秉县,位于㵲阳河干流的观音岩水电站投入1500万元,增设了一台2000千瓦的生态机组,在保证发电的同时,每秒泄放4.75立方米的生态流量进入河流。
“原来的机组每秒需要17个流量,只有汛期才能正常发电,枯水期电站只能‘长蓄短发’,公司保运转都是很困难的。”黔东南州黔水地方电力有限公司施秉分公司经理龙光权说,增设生态机组之后,可以通过生态流量来发电,2023年在保障生态流量的同时,创造602万元产值。
得益于生态机组稳定发电,观音岩水电站与下游的诸葛洞水电站、镇远县红旗水电站形成了联合调度,以0.43 元每千瓦时的优惠电价为当地企业供电,每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一千多万元。
近年来,贵州省水利厅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,深入践行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,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和水利部工作部署,坚决扛起“两江”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,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编制完成《贵州省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规划》,联合出台《关于做好小水电绿色改造有关事宜的通知》,由省级财政单独列支55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、绿色改造和生态流量监管等,让曾经以经济效益“优先”的小水电逐步转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“双赢”,有效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。
据悉,黔东南州分布有小水电站324座,约占全省小水电数量的四分之一。截至目前,该州已实施15座小水电绿色改造、增设生态机组3台,涉及电站2024年1至6月总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,对比去年同期提升38%、运行成本降低14%,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高。
“按照省水利厅统一安排,我们鼓励电站业主通过协议将20年的运行管理权移交集约化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。明确小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规范,集中开展生态流量监督检查。2023年以来,黔东南州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合格率99%以上。”黔东南州水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力说,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水电集控中心建设和电站智能化改造提升,完成10座电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22座电站的生态流量监测设备升级。
据了解,全省有增设生态机组条件和意向的小水电共77座,可新增装机7.6万千瓦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30座电站运行管理权整合、12座电站智能化改造和3座电站生态机组增设,全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合格率、完整率逐年上升,均超过90%。在2023年水利部组织的在线抽查中评级为“优秀”。
贵州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将持续按照试点先行、分步实施的思路,加快推进有条件的小水电实施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,对提升改造完成的小水电站整体接入集控平台,落实水雨情、防洪安全及电站运行等“一张网”建设,推行分流域、分片区管控模式,逐步实现全省小水电站智能化、集约化、物业化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