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源:中国电力报】
5月18日上午,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“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”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、许唯临,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刚,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赵增海等院士专家出席会议。院士、专家指出,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开发建设,为我国大型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方案,建议加快雅砻江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,为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做示范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:“雅砻江流域引领行业向更加高效、安全、绿色的方向发展”
近年来,雅砻江流域在数字化、智能化应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。两河口水电站采用“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技术”建成300米级超高堆石坝工程;卡拉水电站构建覆盖全业务、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工程智能建设平台;柯拉光伏电站创新运用智能跟踪支架融合AI技术,实现光伏设备智能化运维。
钟登华表示,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,也是优质高效建设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重要保障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唯临:“加快基地开发建设,为民族地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”
会上,院士专家们建议,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与运营,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各方通力合作、协同发力。“双碳”目标下,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运营需要多措并举。
汪小刚表示,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和运营核心在于构建“5+1”模式。“5”是“五个一体化”,是基础。包括一体化资源配置、一体化规划布局、一体化开发建设、一体化联合调度、一体化市场消纳等。“1”是国家政策支持,如国家层面出台基地开发主体确认文件、一体化开发规程规范、基地内电源电量电价机制等等。
赵增海表示,通过在一体化资源配置、开发建设、联合调度等方面的探索,可为优化能源行业体制机制提供思路,还可以利用不同电源互补特性,打造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群,将不稳定的风光电转化为优质电能,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。
钟登华建议,大力推进“数字化、智能化”,加快前沿技术与雅砻江清洁能源开发的创新融合;通过精准预测、自动化控制和多目标优化,系统性解决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难题,实现流域资源高效利用与效益提升。
许唯临表示,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不仅是科技赋能能源转型的试验田,也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主阵地。他建议针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,继续致力于更多能源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。